回火:將已經淬火的鋼重新加熱到一定溫度,再用一定方法冷卻稱為回火。其目的是消除淬火產生的內應力,降低硬度和脆性,以取得預期的力學性能。回火分高溫回火、中溫回火和低溫回火三類?;鼗鸲嗯c淬火、正火配合使用。低溫回火得到的是回火馬氏體組織;中溫回火得到的是回火托氏體;高溫回火得到的是回火索氏體。1)低溫回火(150~250℃),低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它是由過飽和的α相和與其共格的ε-Fe2.4C組成。其形態(tài)仍保留淬火馬氏體的片狀或板條狀。低溫回火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淬火馬氏體的高硬度(58~62HRC)和高耐磨性,降低淬火應力和脆性。它主要用于各種高碳鋼的刃具、量具、冷沖模具、滾動軸承和滲碳工件。2)中溫回火(350~500℃),中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托氏體,它是由尚未發(fā)生再結晶的針狀鐵素體和彌散分布的極細小的片狀或粒狀滲碳體組成,其形態(tài)仍為淬火馬氏體的片狀或板條狀。中溫回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高的屈強比,高的彈性極限,高的韌性,回火托氏體的硬度為35~45HRC。中溫回火主要用于處理各種彈簧、鍛模。3)高溫回火(500~650℃),高溫回火后的組織為回火索氏體,它是由已再結晶的鐵素體和均勻分布的細粒狀滲碳體組成。由于鐵素體發(fā)生了再結晶失去了原來淬火馬氏體的片狀或板條狀形態(tài),呈現為多邊形顆粒狀,同時滲碳體聚集長大。
|